6月3日,荆州市2024年二季度企业家座谈会召开。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辉文出席会议并强调,要持续深化企业家座谈会工作机制,全面梳理、系统研究、及时解决企业反馈问题,全方位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顶格推动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
会上,红叶针织、盛达纺织、津津纺织、衣百秀、宜贝芽、大圆针织、明吉制造、金纬纺织、石华纺织等9家纺织服装企业代表和3名湖北省营商环境观察员发言,市直相关部门现场回应问题诉求。
刘辉文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强调,要在优化政策服务上再发力,完善惠企直达平台建设,加大招商引资、财政扶持、金融支持、用地保障的工作力度;在强化要素保障上再发力,完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加大人才引育上再发力,拓宽纺织服装企业用工渠道,加大技能型人才培育力度;在品牌培育宣传上再发力,以龙头“强”品牌、以质量“保”品牌、以文化“润”品牌,提升荆州“轻纺名城”影响力;在延链补链强链上再发力,通过拓圈延链、积极补链、精准强链,全面提升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力、共振力、生命力。
会前,刘辉文还深入红叶针织、金纬纺织、石华纺织等企业实地调研。
经开区党工委书记苏云国,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浩然参加会议。
新闻多一点
“建议加强对本土人才特别是技工的培养,帮助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及时发布金融政策等信息,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等问题”……
“我们将强化涉税中介机构能力建设,持续让税惠政策精准找企业”……
6月3日下午,荆州市2024年二季度企业家座谈会上,9名企业代表、3名省营商环境观察员与市发改委、经信局、人社局、教育局等部门负责人面对面,说想法、讲难题、提建议,共谋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未来。
诉心声
“第一标尺”衡量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感受最直接;企业是否满意,是衡量营商环境的“第一标尺”。
纺织服装产业是荆州奋力打造的6个500亿级优势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部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感受深刻——
“这两年,各级领导跟我说的最多的话是‘企业安心做经营,我们无事不扰、有事主动上门’。”朴实的话语,让荆州市红叶针织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孟颖感动,从贷款资金担保审核进度到解决外聘高管子女就学,部门主动上门为企协调,在她看来是“进度有回应、事事有结果”;
“市发改委主动协调沟通燃气等生产要素的价格,经开区部门贴心服务,坚定了我们在荆州不断加大投资力度的信心。”面对复杂经济形势,逆势向前的荆州明吉智能制造有限公司经理龚能文切身感受到荆州的“温度”;
“市场萎缩、发展遇困,企业秘书主动探访,了解企业困难,落实普惠金融惠企政策。”湖北石华纺织有限公司经理喻石华说,经开区去年将技改补贴提升至10%,创业贷款额度提高200万元,让企业在困境中看到了希望、得到了实惠。
部门用一项项高效服务,为企业厚植发展沃土;企业用一次次投资,为荆州营商环境亮分。
解难题
惠企纾困“走心”促发展
面对面,部门与企业家、省营商环境观察员共同为产业发展把脉。
听说企业的用工需求困难,市人社部门负责人现场回复:“马上开展全市纺织服装企业用工需求摸底,继续为重点企业订制服务、链式送工,加强与外省市的劳务协作。”市经信部门也表示:“支持纺织服装企业以数智化转型解决招工难问题。”
企业遇到资金难怎么办?市政府办积极回应企业诉求:“我们将强化精准服务,加大银企对接力度,提升企业融资的便利性和可得性。”
惠企纾困,有举措。
以为企降本增效为核心。今年1至5月,我市共拨付惠企资金8171万元,减征失业保险费5700万元,惠及企业1.24万家,减免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4.82亿元;为企业减免政府性融资担保费682万元,为2.9万辆集装箱运输车辆优惠过路费567万余元,为4.6万辆“绿色通道”车辆减免费用3132万余元;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5189人次,发放补贴477万元,提供就业岗位8.94万个。一系列的举措持续助力降低企业成本,为市场主体增添活力。
以强化产业协同为方向。去年以来,我市成立纺织服装产业联盟,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中纺联春季联展等展会,搭建全市纺织服装行业数字化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对外广泛宣传我市纺织服装企业,提高对外知名度、关注度。
“尽管荆州的纺织服装产业在全省排名靠前,但是行业整合度不高、产品创新度不足、政企联合度不强等短板依旧存在。建议组建优势突出的行业联盟,建立政企互动的长效机制。”市地方铁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刚等省优化营商环境观察员履职尽责,客观指出产业发展问题,为产业发展出谋划策。
一产带一链,一链兴一城。政企共谋产业发展“双向奔赴”,同心同向热流涌动,期待荆州纺织服装产业再现“繁花”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