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链接 > 正文
荆州日报:西湖街道:集体经济 托起群众 “ 稳稳的幸福 ”
信息来源:荆州日报 | 发布时间:2022-10-25 09:04

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企业生产热火朝天,到访企业家接踵而至;

道路干净整洁,庭院错落有致,树木枝繁叶茂,广场整齐美观;

……

仲秋时节,漫步在西湖街道,发展的生机与活力无处不在。

近年来,曾经以农业经济为主要发展模式的西湖街道,把破解街道集体经济增收难题摆在突出位置,拓宽发展思路,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农业工业两手抓,逐步形成以农业为基础、工业项目为核心、全面开展配套建设的发展模式,实现了坚实的跃变,有力有序推动集体经济健康稳步发展。

做优特色农业 赋能乡村振兴

“这条道路修好、那边的冷库建好后,我们的‘虾稻共养’收益肯定会更好。”在通往岑河农场养殖分场的必经路上,工程车往来穿梭,平整着破损的路面。一旁的稻田边,三五村民驻足闲聊。他们的脸上,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西湖街道原先是传统的农业大镇,主要种植传统的棉花、水稻、杂粮等农作物,村民收入并不理想。为拓宽群众致富渠道,街道坚持党建引领,依托党组织在产业发展中的聚合、辐射、引领、支撑作用,结合辖区基础设施条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虾稻共养”就是其中之一。截至目前,该街道已发展近1600亩土地推行“虾稻共养”。

(“虾稻共养”基地)

相较于传统种植,新模式每亩至少增收2000至3000元。每年,村民们分享丰收的喜悦时,都让养殖分场支部书记王帮学感慨万分。

“以前基本上都是种植传统农作物,有一年种植黄豆的成本都没收回来。”当时,村民们沮丧的神情,深深刺痛了王帮学。

后来,在街道支持下,王帮学带队到外地考察,学习当地先进经验,回乡探索“虾稻共养”模式。从最初全分场只有5户村民参与,到现在60多户参与, “虾稻共养”圆了村民的丰收梦。有的家庭年收入可达30万元。

“虾稻共养”只是西湖街道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的一个缩影。在街道支持下,有的分场流转村民土地,种起了葡萄中的“奢侈品” ——阳光玫瑰,每亩地纯收入能达四五万元甚至更高;有的村民种起了高产、高价的西瓜……

农作物想要高产,种植技术很关键。在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暖民心、解民忧实践活动中,西湖街道把促进村民增收作为为民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力推进“政策惠农、技术富农、干部助农”等举措,当好农民“智囊团”,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赋能乡村振兴。

经济要提速运行,环境也是关键。西湖街道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把绿水青山放在首位,以“天更蓝、水更绿、土更净”为目标,全力推进人居环境治理工作,优化道路升级改造、河渠水治理、基础设施配套……

思路一变天地宽。挖掘潜在资源优势,聚焦特色产业发展,西湖街道走出了一条以特色产业带动实现强村富民的道路,集体经济发展不断壮大。

坚持工业强镇 唱好“产业大戏”

金秋的十月,烈日晴空,位于经开区上海大道以东、曙光路以南、荆沙大道以北的岑晟产业园二期项目建设现场,机械轰鸣。紧邻的一期项目已竣工投用,多家签约企业入驻、投产。

岑晟产业园的顺利建设,是西湖街道抱团取暖、壮大集体经济的一段佳话。

(岑晟产业园)

产业是经济之本、发展之基。身处工业主战场,西湖街道以党建为引领,坚持工业强镇战略不动摇,扎实推进工业经济、项目工程实施落地,以产业发展之“进”促经济大盘之“稳”。

西湖街道充分利用区位交通优势,依托浩吉铁路建设临铁临空临港大宗货物转运基地,辐射江汉平原,还建设了中小企业物流服务中心,服务周边企业,并高标准谋划、建设了岑晟产业园。在谋划产业园之初,街道组织各村(分场)召开党员群众代表大会,建议利用各单位征地拆迁土地款,投资入股岑晟产业园。经商定,街道与各村(分场)按出资额明确股份,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岑晟产业园分两期建设,主要建有办公楼、综合楼、科研楼、多层厂房、职工宿舍等。产业园坚持“立足工业园、配套产业链”定位,依托经开区汽车零部件及白色家电等优势产业,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保障服务,吸纳中小微企业入驻。

(岑晟产业园效果图)

“产业园一期年收益约500万元,其中厂房租赁收益350万元。”西湖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周边企业多,产业园厂房、宿舍租赁市场前景较好,“目前已与美的、均胜等企业签订租赁协议。”

已建成投用、开展招商工作的经开区双创示范中心和正在建设的荆州市科创中心也坐落在岑晟产业园内。其中,科创中心将被打造成研发孵化基地,推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提升经开区服务创新创业的能力和水平。

借助科创中心的建设,西湖街道正加强科技力量布局,重点聚焦5G、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建设新技术产业基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此外,还重点引进美的、金茂、亿钧耀能等龙头企业上下游企业,促进产业前延后伸、横向配套,构建紧密关联、高度依存的全产业链,形成产业集聚地。

产业赋能,为西湖街道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能。今年以来,该街道固定资产投资累计8.4352亿元,固定资产增速较去年同期增长94.4%,创历史新高,为全区经济稳中有进提供坚实支撑。

完善“服务礼包”  护航企业发展

在加速推进产业发展的路上,西湖街道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第一要务”,充分利用产业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狠抓项目签约落地。

定向招商,布局全产业链。西湖街道依托岑晟产业园、经开区双创中心、金茂等进行定向招商,对标经开区产业布局、重点工业项目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引进美的、金茂等龙头企业的产业链。

全员招商,营造浓厚氛围。西湖街道围绕国家投资导向、金融机构贷款支持导向,抓好重大项目谋划包装推介,主动跟踪对接意向投资项目,营造大招商、招大商的环境;充分利用在外成功人士、企业家、乡贤等资源优势,开展“以商招商” “亲情招商”。

“今年以来,街道共完成42条招商有效信息,完成1至10亿元签约项目2个,2000万元至1亿元签约项目11个。”西湖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街道已提前完成年度招商任务。

项目的落地,离不开优越的营商环境。西湖街道辖区内有大大小小企业90余家,如何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助企安心谋发展?街道坚持把精力放在服务上,帮助企业理清发展思路,提供“保姆式”服务,着力创优营商环境。

当好“店小二”,护航项目建设。为确保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早达效,西湖街道认真履行“企业秘书”职责,对企业实行“一对一”重点服务,因企施策,将服务贯穿至项目建设各个环节。

搭建平台,纾解企业融资困难。针对部分中小微企业因为前期投入大、缺少后续生产研发资金这一现象,西湖街道积极协调银企对接,缓解企业融资困难。仅今年,街道就向银行争取,为辖区3家企业拨付贷款1030万元。

专场招聘,缓解企业“招工难”。西湖街道积极创新解锁招聘形式,联合多部门举办专场招聘会,为企业和求职者精准对接提供机会。其中,在夏季避开白天高温,利用夜市凉快、人流量大等特点,举办夜市招聘会。

跟着项目跑,围绕企业干。西湖街道以优越的营商环境,赢得了一批项目的进驻和顺利投产,为街道壮大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

(街道乡风亭)

特色农业发展势头好,营商环境更优化,招商引资成效丰,产业发展更具规模,居住环境颜值更高,群众生活品质更好……西湖街道正以崭新的姿态,在市场经济的快车道上加速前进。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