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0014349/2019-38504
发布单位:
国家级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发文日期:
效力状态:
有效
主题分类:
其他
发文字号:
无
一、2018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8年,荆州开发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的有力监督下,着力抓招商、建项目、抓改革、优环境、帮企业、惠民生,财政收入稳步增长,财政管理得到强化,财政保障能力有效提升,预算执行情况较好。
(一)落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预算审查情况
2018年,开发区管委会及相关部门认真落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及预工委预算审查意见,不断强化预算管理,优化支出结构,在保运转基础上,将有限财力向支持创新驱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倾斜,促进了开发区经济社会稳步健康发展。
加大产业扶持投入,做大财政“蛋糕”。 加大投入支持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企业技改扩能增效。一是安排8000万元创新驱动、8000万元产业转型扶持专项资金,1000万元科技三项经费,专门用于兑现创新驱动、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二是共争取实体经济调度资金46000万元,及时分配给凯乐量子、荆州恒隆等15家企业;壮腰基金10000万元,其中7500万元及时拨付给菲利华等5家企业,支持骨干企业新上项目、技改扩能,有效促进了企业效益增长。三是激励企业上市挂牌。开发区新增一家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上市的企业,为湖北桐林石油天然气服务有限公司。已建立包含五方光电、亿钧玻璃等17家企业在内的上市后备资源库;五方光电报辅材料已通过验收,报会材料已被受理;亿钧玻璃成立员工持股平台工作已办理完毕,已向湖北证监局报辅;四板预计挂牌13家。
完善收支管理,加强财政监督。一是完善日常财务开支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资金使用审批程序和支出标准。推行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规范支付方式。厉行节约,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控制行政成本,全年“三公经费” 支出475.9万元,比上年预算数减少7%。三是强化财政监督。组织专班开展财务专项检查,查日常支出是否有依据、使用是否按标准、票据是否规范,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实施整改。在开发区门户网站公开2017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8年财政预算草案,接受社会监督,增强预算透明度。
加大征地拆迁投入,保障民生支出。为加快征地拆迁步伐,优化投资环境,真正实现“地等项目房等人”,我们把征地拆迁资金作为重点保障内容,安排3882万元用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本级配套、拆迁户生活补助,确保被征地农民、拆迁户的生活不受征地拆迁的影响。此外,安排800万元用于柳林水源地保护的改造,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投入623万元用于扶贫攻坚,落实教育扶贫、医疗扶贫、创业就业扶贫等政策资金,促进343户、1033人实现脱贫。
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及时归还本息。将政府债券还本付息纳入预算管理。全年偿还到期政府性债务本息合计7076万元。2018年新增政府债务主要为土地专项债券40000万元,长江大保护专项债券10000万元,“厕所革命”专项债券600万元。
(二)预算收支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
1、预算总收入 196036万元,主要构成是:
(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0536万元,占年初预算162040万元的99.1%,增长14.4%。其中:税收收入145144万元,占预算的95.5%,增长10.7%;非税收入15392万元,占预算的153.6%,增长68.5%。税收收入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90.4%。
2、预算总支出196036万元,主要构成是:
(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91300万元,占年初预算62002万元的147.3%,增加29298万元。超预算支出的主要原因是年初无法将省、市专项转移支付全部列入预算,只列了固定性专项转移支付,年末上级转移支付增加导致支出增加29298万元,增加支出占预算的47.3%。
(2)转移性支出100569万元,其中:上解支出95581万元(对市级上解62226万元、对省级上解32675万元,出口退税上解680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988万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
1、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49550万元,占年初预算808.6 %(增长的主要原因为2018年度开发区一批土地集中招拍挂,涉及面积862.61亩,涉及招拍挂金额185900万元,增加了基金收入)。
(1)地方本级收入209447万元,占预算678.6%(原因同上),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完成198349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完成693万元,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完成9295万元,城市配套费收入1110万元。
(2)转移性收入103万元。
(3)专项债券转贷收入40000万元。
2、政府性基金支出总计249550万元,占预算808.6%(2018年支持开发区城投公司发展给其注资173600万元增加预算)。
(1)地方本级支出246272万元,占预算 798 %(原因同上),其中:社保支出390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45368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20万元,彩票公益金支出54万元,债券付息支出396万元,债券发行费用44万元。
(2)转移性支出3278万元,本年结余结转下年使用。
3、平衡情况
收支相抵,预算平衡。
(三)政府债务情况
2019年预算编制工作重点主要包括:
(一)加大产业扶持力度
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合理确定收入预期目标,保持适度财政支出强度,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2019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比2018年完成数增长9.5%,税收收入增长15%。继续加大对企业创新驱动引导、高质量发展扶持、产业转型升级,2019年计划安排20000万元用于企业产业扶持。
(二)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
(三)盘活存量资金
2019年计划统筹1000万元,将财政局历年专款暂存指标部分整合。用于2018年、2019年精准扶贫产业扶持项目。
一般公共预算
1、预算总收入为215539万元,比上年预算数增长27.5%,包括:
(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5795万元,比上年完成数增长9.5%。其中:税收收入166891万元,比上年完成数增长15%;非税收入8904万元,比上年完成数下降42.2%。
(2)转移性收入39744万元,比上年预算数增长460%(收入增长主要原因为以前年度预算未列上级专款数,只列了固定性的转移支付,收入不完整,本年预算将上级专款数按2017年决算数列入,金额为24418万元;本年为平衡预算安排调入资金9263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7343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5150万元;专项转移支付24418万元,上年专款结余8256万元;调入资金9263万元(其中,各科局事业单位结余、2年以上专款结余资金796万元;社保专户资金935万元;上级专款暂存1000万元;2018年暂存6532万元)。
2、预算总支出215539万元,比上年预算数(下同)增长27.5%,包括:
(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4073万元,增长67.9%(本次预算按人大预工委初审意见,体现支出全面性,将原未纳入公共预算支出的不确定性上级专款和暂存另外安排的支出全部纳入公共预算安排。本年度安排33661万元)分支出科目: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2050万元,增长16.4%(主要是增加养老保险、合作医疗、非税划转导致税收征收经费经费增加300万元,党建工作增加198万元所致);
公共安全支出2024万元,增长24%(主要是增加消防投入210万元);
教育支出13292万元,增长12.2%(主要是滩桥高中整体搬迁费用1000万元);
科学技术支出11284万元,增长23.1%(主要是增加专款结余1915万元);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2万元,增长20%(主要是上级专项较上年增加2万元);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692万元,增长54.7%(主要是增加上级专款4663万元);
医疗卫生支出2318万元,增长65.7%(主要是增加上级专款1166万元);
节能环保支出1284万元,增长356.9%(主要是增加生态补偿、企业土壤采样支出1200万元);
城乡社区支出7679万元,增长39.2%(主要是增加农民工购房补贴535万元,增加公交运营补贴200万元,增加污水提升泵站运营维护200万元,增加农村交通安全防护100万元;上级专款119万元);
农林水支出7134万元,增加64.1%(主要是增加植树造林2000万元,上级专款1004万元);
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支出11514万元,增加39.1%(主要是增加企业扶持资金3000万元,上级专款910万元);
国土海洋气象支出285万元,增加67.6% (主要是增加第三次土地普查费用150万元);
交通运输支出1429万元,增加141.4%(主要增加荆监一级公路还本支出844万元);
住房保障支出19861万元,增长3504.5%(主要是2019年预算专款不确定,此次以2017年决算专款指标列入19861万元)
其他支出3680万元,增长355.4%(主要是不可预见费28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商品和服务支出比重10%,本次为首次列入;将由其他渠道支出的年终考核四项奖励2600万元纳入公共预算支出)。
(2)转移性支出107866万元,比上年预算数增长4.8%,主要为:对市级结算上解68644万元;对省级结算上解35779万元;出口退税专项上解680万元;环保税上缴2763万元。
(3)债务还本支出3600万元;
3、平衡情况
收支相抵,预算平衡。
政府性基金预算
1、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114923万元,比上年预算数(下同)增长272.4%,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112513万元(计划出让工业用地3000亩,可安排收益36300万元,出售商住用地350亩,收益76213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安排75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安排1660万元;
2、政府性基金支出安排114923万元,增长272.4%,其中:城乡社区支出112934万元(其中含公建项目34个,涉及金额75523万元),;债务付息支出1989万元。
3、平衡情况
收支相抵,预算平衡。
部门收支预算
1、单位及人数:34家行政事业单位(含7所中小学校及4个乡镇、农场),人数1264人,其中:在职人数831人,退休人数433人。
2、编制口径:
(1)工资和津补贴(绩效工资、补贴):按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核定的标准计算。
(2)住房公积金:行政事业单位按17个月工资加上年度考核基本工资的总额12%计提单位负担部分;学校类单位按15个月工资总额的12%计提单位负担部分。
(3)医疗保险:在职人员按15个月工资总额的12%缴纳单位负担部分;离退人员按15个月工资总额的14%缴纳单位负担部分。
(4)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单位负担部分按年工资总额20%计算,职业年金单位负担部分按年工资总额8%计算。
(5)住房补贴按年工资总额2.5%计算。
(6)工会经费、福利费:分别按在职人员年工资总额的2%和2.5%比例计算。
(7)办公经费,行政事业单位按年人平2.2万元剔除工会经费、福利费后计算;学校类单位按小学生年人平500元、初中生年人平1000元、高中办公经费由管委会按托管协商时的包干经费300万元预算,不足部分由该校事业收入承担;车辆经费,事业单位及乡镇保留小车3.5万元/年、其他类型车辆2.5万元/年。
3、部门预算收入:当年部门预算收入安排74999万元,均为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其中本级财力安排65736万元,调入资金安排9263万元)。
4、部门预算支出:部门预算支出安排74999万元:基本支出13069万元(工资福利支出9757万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436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2876万元)占总支出的17.4%;项目支出61930万元(经常性支出30892万元、一次性支出31038万元),占总支出的82.6%。
(二)完成2018年财政收支的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强协调抓收入。一是强化责任抓收入。监控重点税源,分析增减收因素,跟踪主体税种完成进度,加强收入预测;走访新投产企业,寻找新的税收增长点,重点与凯乐量子、达鑫电子等企业对接;加强出口企业免抵调规模测算,并及时争取指标,确保及时入库。二是挖掘潜力促增收。开展税源纳税评估工作,严格行业税负控管,加强房地产、资本交易、重点工程等行业税收清查;强化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等小税种和零散税源征管,确保应收尽收。三是加强协作抓收入。加与税务部门协作,共享纳税评估等信息,管控税源;加强与城投公司、建管中心的协作,共享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进度信息,以票控税;与国土、房产部门协作,共享交易信息,以证控税。
2、扶持企业促发展。一是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按合同及时兑现奖励资金;将股权代持基金出资列入财政预算,按管委会安排及时拨付;积极帮助企业与荆州产业基金公司对接。二是落实县域调度资金发放、回收和新一轮壮腰工程基金申报工作,充分利用两项资金支持重点企业发展。三是继续做好助保贷、过桥资金等申报审核工作,解决企业资金周转紧缺问题,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四推进企业上市挂牌,力争完成市政府下达给开发区任务。同时,积极开展驻点招商,发动全员招商,努力完成全年招商引资目标。
3、严控支出强监管。一是细化预算编制,规范项目预算编制和执行流程,硬化预算约束,提高资金管理水平;二是推进财政监督工作。制定年度财政监督检查,加强资金绩效管理;继续开展年度财务巡查,查找问题督促整改,强化内部监督。三是公开预决算信息,认真执行上级关于厉行节约和公务接待费、差旅费、会议费报销的规定。落实预决算信息公开制度,向社会公开开发区收支预算和决算报告;以部门预算责任单位为主体,通过开发区网站公开部门预决算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2018年12月29日